专修本 高中修本科 初中修本科 低基础修本 高中修大专 初中修大专 低基础修专 专本套读 修二学历 点击咨询
人力资源管理 行政管理 项目管理 学前教育 汉语言文学 会计学 法律 英语 金融学 更多专业
政治常考易考内容整理

1

政治常考易考内容整理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考点1 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因为∶其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都不能回避而且必须首先明确回答的问题。其二,一种哲学如何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规定着它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基本方向和立场,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其三,如何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哲学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也是哲学史上各派哲学斗争的焦点。其四,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社会实践中的基本问题。
考点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哲学的基本派别特指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派别。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
唯物主义指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即坚持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派别。
唯心主义指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即坚持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意识决定物质的哲学派别。
考点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黄着

  1.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显著特征。
  2. 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二个显著特征。
  3. 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三个显著特征。
  4. 创新性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
考点 4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追求真理的伟大工具。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对人类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既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最普遍的规律,也揭示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最一般规律,蕴含着把握世界的根本方法。它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探索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和支持,使人们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2)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人们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强调理论的根本任务是为实践服务,帮助人们解决实践活动中经常遇到的全局性、普遍性、深层次难题,使人们自觉地、能动地改造外部世界,真正成为实践活动的主体和社会历史的主人。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理论武器和精神支柱。为无产阶级完成其历史使命,反映、维护和巩固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阶级意志,同一切非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进行不懈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有的社会功能。用科学的世界观武装人们的头脑,提高人们的觉悟,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广泛传播和普及的最重要原因。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遇到各种障碍和困难,因而需要在不断探索、开拓创新中前进,需要不断总结新经验,把握新规律。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才能保证正确的航向和道路,卓有成效地进行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是我们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精神支柱和思想武器。
考点 5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作用
(1)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人们走好人生之路。它可以帮助人们正确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远大的人生目标,正确看待、克服人生道路上出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少走弯路,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使人生更有意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提高人们的思想修养和精神素养,使人的精神生活更充实、更富有。在人生追求上,它既肯定物质利益的基础作用,又强调精神追求的重要性和精神修养的必要性。在人生价值上,它既肯定个人理想追求,又强调为了全人类的解放和进步事业、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3)马克思主义哲学还能培养人们的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的能力,提高人们的理论思维水平。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可以启发人们沉思和自省,开阔人们的视野,又可以锻炼和提高人们的理论思维能力,开发人的智力。
第二章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考点1列宁的物质定义的意义
(1)列宁的物质定义,贯彻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二元论以及多元论划清了界限。列宁从哲学基本问题的全新立场出发,坚持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这种客观实在性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能为人的感觉所反映。既指出了物质对意识的本原性和独立性,又指出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全面揭示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有力地回击了唯心主义的进攻,捍卫了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
(2)列宁的物质定义,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列宁指出,物质这一客观实在并非不可认识之物,而是可以认识之物。尽管某些事物人类的感官无法直接感知,但人类却可以通过自己创造的各种科学技术手段去感知。在科学和实践面前,只存在人类尚未认识的事物,根本不存在人类永远不可认识的事物。这就有力地驳斥和批判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为人类探索世界的奥秘增强了信心,指明了方向。
(3)列宁的物质定义,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科学阐明了哲学物质范畴同具体物质形态以及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与区别,从根本上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列宁的物质定义既概括了物质的本性,也概括了哲学的物质范畴和具体物质形态、具体物质结构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实践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具体物质形态和具体物质结构的认识会不断变化,,但物质作为客观实在这一本质却永远不会改变。这就是在个别中把握一般,可变中把握不变,相对中把握绝对,暂时中把握永恒。这一定义完整而严密,既是高度的抽象,又是丰富的具体,是抽象和具体的统一。
(4)列宁的物质定义,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建立了统一说明自然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辩证统一。
考点 2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必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必将导致唯心主义。
考点3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地球这个自然物质环境中,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三个决定性的环节或阶段∶由无机物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由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一般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由一般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
考点 4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的器官(人脑)是一种高度严密复杂的物质体系。意识过程是心理过程,它以人脑的生理过程为基础,而人脑的生理过程是一种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对于生理过程的依赖,是意识依赖于物质的一个方面。
(2)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但仅有人脑还不能够产生意识。意识不是人脑主观自生的,而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离开了物质世界,就不可能产生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它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考点 5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1.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 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4. 意识对客观世界具有改造作用。
考点 6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主要表现
  1.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 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物质的活动。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第三章 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考点1联系的特点
  1. 联系具有客观性。
  2. 联系具有普遍性。
  3. 联系具有多样性。
  4. 联系具有条件性。
考点2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1. 内容与形式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
  2. 内容与形式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
  3. 内容与形式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矛盾运动。
考点3内容与形式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原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根据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特别注意事物的内容,反对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
(2)根据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原理,还应重视形式的作用,反对形式虚无主义。
(3)根据内容和形式矛盾运动的原理,当形式对内容起促进作用时,要保持形式的相对稳定性;而当形式不适合内容,甚至阻碍内容发展需要时,就要抛弃旧形式,选择和创造新形式,以适应内容发展的需要。
考点4现象与本质的含义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及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质是由事物内部所固有的特殊矛盾决定的。本质和规律是同等程度的范畴。认识了事物的本质,也就把握了事物的发展规律。
考点5原因与结果的辩证关系
原因与结果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1)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在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不能混淆和颠倒。这是原因和结果区别的确定性。如果倒因为果,或倒果为因,就会得出荒谬的结论。
(2)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表现在∶
①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
②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的。
考点 6 必然性与偶然性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1)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的辩证法是反对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坚持唯物主义辩证决定论的理论武器。
(2)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的辩证法要求我们在认识与实践中既要注意自觉探索必然性,严格遵循必然性,又要充分重视偶然性,善于利用偶然性。
考点7 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1)可能性与现实性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可能性还不是现实性,现实性已不再是可能性。
(2)可能性与现实性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的。可能性是尚未展开、尚未实现的现实性,包含、隐藏于现实性之中;现实性则是已经展开、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并包含、孕育着新的可能性。
(3)可能性与现实性是相互过渡、相互转化的。客观现实的发展是可能不断转变为现实,现实又不断产生新的可能的过程。
考点 8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状态,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1)既然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就要把对事物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定性研究是认识的基础,定量研究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
(2)既然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特定的度,就要使我们的认识和实践与事物本身的度相适合,掌握适度原则。
(3)既然事物发展变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就要处理好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既要重视点滴的积累,又要善于抓住机遇,将事物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第四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考点1实践的基本特点
  1.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2. 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
  3.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考点 2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过程中两个不同的阶段,性质虽然不同,但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要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也就是说,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
考点 3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需要具备的条件
(1)理性认识本身应该是正确的。这是实现从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前提。
(2)从实际出发,坚持理性认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3)理性认识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4)理性认识付诸实践,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考点4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任何真理都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亦称绝对真理,是指∶第一,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符合,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第二,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亦称相对真理,是指∶第一,从认识的广度来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一阶段、某一部分的正确认识。第二,从认识的深度来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对象一定方面、一定层次和一定程度的正确认识,认识反映事物的深度是有限度的,或是近似性的。承认认识的有限性,承认认识有待于扩展,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
考点5 价值及其特性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哲学上的价值概念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是对各种特殊的价值现象的本质概括。价值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性∶
(1)价值具有客观性。
(2)价值具有主体性。
(3)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4)价值具有多维性。
考点6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的主要体现
(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第五章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考点 1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其主要依据在于∶
(1)它是一切历史观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2)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
(3)它是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这两种对立的历史观的根本标准。
(4)由于社会历史观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指导作用,因此,对社会历史现象的不同解释和认识上的分歧,归根到底是由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所决定的。
考点 2唯心史观及其根本缺陷
(1)它只看到了导致社会历史运动的精神动因,把社会历史活动中当事人的目的、动机、意志等社会意识当成社会历史运动变化的决定力量,而没有进一步考察在精神动因背后的社会物质根源。
(2)它把历史看成是由少数杰出人物创造的,无视或否认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由此,把人们的思想动机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就必然认为少数英雄豪杰、帝王将相是历史的创造者,而否认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源泉,也就必然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考点 3 唯心史观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1)社会根源。各个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缺乏联系。所有这些,都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难以用"世界史"的眼光,去发现人类社会历史的共同性、普遍性和规律性的东西。
(2)阶级根源。在阶级社会中,对社会现象的解释,直接同阶级利益有关。这种阶级偏见使他们不能正确面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正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而把他们自己的代表人物即所谓帝王将相等"伟人",说成是历史的主宰者、创造者。这种对社会历史的歪曲和偏见,就造成了唯心史观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局面。
(3)认识论根源。人们就容易产生一种错觉,似乎社会历史是由英雄豪杰人物的思想动机决定的,而不去探究这些"大人物"为什么会出现,他们的思想动机产生的物质根源是什么,因而不能揭示出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决定力量。
考点4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
(1)唯物史观的创立,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2)唯物史观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3)唯物史观的创立,为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的研究,为分析和考察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现象及揭示其本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的指导。
(4)唯物史观的创立,对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帮助人们树立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考点 5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 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2. 人口数量和质量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考点6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2)生产方式是人类和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有机体的物质承担者。
(3)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4)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考点7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主要表现
(1)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2)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考点8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的主要表现
(1)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根源,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派生的,无论政治的或思想上的上层建筑,都直接产生于经济基础领域。
(2)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之上必定有不同性质的上层建筑。
(3)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当旧的经济基础被新的经济基础所代替,旧的上层建筑或慢或快地也要被新的上层建筑所取代而退出历史舞台。即便在同一社会形态中,经济基础的局部变化,也会引起上层建筑的相应变化。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并不意味着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同时发生变化。
第六章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考点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考点2社会主要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在社会发展过程的矛盾系统中,存在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区别。社会主要矛盾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一定阶段上起主导作用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社会发展过程就会呈现新的阶段性特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紧紧扭住这一主要矛盾不放,对全面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考点3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在社会发展的量变过程中,即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部,阶级斗争推动社会的进化,即推动社会在不改变当前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性质的前提下进行改革与调整,同时为社会形态的质变,即最终以新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取代旧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准备条件和积蓄力量。
(2)在社会发展的质变过程中,即在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时,阶级斗争打碎旧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推动着社会形态的更替,使社会发展到新的阶段。
考点 4社会改革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1)它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2)它可以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做量变或部分质变的准备。
考点5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
  2.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
  3.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文明的提高。
  4. 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引起和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
考点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任何时代,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历史发展中起推动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1.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文明的创造者。
  2.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文明的创造者。
  3. 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考点7无产阶级领袖的重要作用
(1)他们在创立、捍卫和发展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我们留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样宝贵的精神财富。
(2)他们在组织和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立下了不朽功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又从科学变为现实。
考点8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的主要表现
(1)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根源,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派生的,无论政治的或思想上的上层建筑,都直接产生于经济基础领域。
(2)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之上必定有不同性质的上层建筑。
(3)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当旧的经济基础被新的经济基础所代替,旧的上层建筑或慢或快地也要被新的上层建筑所取代而退出历史舞台。即便在同一社会形态中,经济基础的局部变化,也会引起上层建筑的相应变化。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并不意味着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同时发生变化。
第六章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考点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考点2社会主要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在社会发展过程的矛盾系统中,存在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区别。社会主要矛盾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一定阶段上起主导作用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社会发展过程就会呈现新的阶段性特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紧紧扭住这一主要矛盾不放,对全面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考点3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在社会发展的量变过程中,即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部,阶级斗争推动社会的进化,即推动社会在不改变当前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性质的前提下进行改革与调整,同时为社会形态的质变,即最终以新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取代旧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准备条件和积蓄力量。
(2)在社会发展的质变过程中,即在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时,阶级斗争打碎旧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推动着社会形态的更替,使社会发展到新的阶段。
考点 4社会改革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1)它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2)它可以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做量变或部分质变的准备。
考点5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
  2.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
  3.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文明的提高。
  4. 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引起和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
考点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任何时代,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历史发展中起推动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1.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文明的创造者。
  2.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文明的创造者。
  3. 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考点7无产阶级领袖的重要作用
(1)他们在创立、捍卫和发展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我们留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样宝贵的精神财富。
(2)他们在组织和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立下了不朽功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又从科学变为现实。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考点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这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考点2 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
(1)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集中体现了我党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初成果。
(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怎样分析农村阶级》等一系列著作,初步形成了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3)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毛泽东发表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战争和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改造我们的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论联合政府》等一系列著作,全面阐明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军事、思想路线。这一理论的提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趋于成熟。
(4)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发展。在理论上,毛泽东发表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不要四面出击》《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一系列著作,对已经形成的新民主主义理论进行丰富与完善,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形成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为开辟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
考点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考点4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考点 5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看,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2)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角度看,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3)从价值上看,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考点1∶近代以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1)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控制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使中国实际上丧失了主权国和独立国的地位,成为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祸害和贫穷落后的总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
(2)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官僚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仍然占据显著的优势。
(3)代表新的生产关系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的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它既受外国资本的严重排挤和打击,又受本国官僚买办资本和封建势力的压制和阻挠;同时与国外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它的力量是很弱的,因而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4)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封建势力—无论是皇帝和贵族专制政权、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还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都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残酷剥削人民,是近代中国最反动的势力。
(5)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又由于地方性农业经济的广泛存在,造成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性。
(6)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不自由程度,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考点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考点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948年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考点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
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最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考点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的基本内容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考点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
(1)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2)没收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3)保护民族工商业。
考点7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1)它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光辉典范;是我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实践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创造;标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
(2)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并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我党领导中国人民沿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使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从弱变强,抗击了日本侵略者,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最后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暴力革命的理论,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全新革命道路,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革命斗争提供了新鲜经验。
考点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提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考点9中国革命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最主要的社会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这种情况决定了无产阶级可以把一切爱国的、不甘心受帝国主义奴役的人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包括全中华民族绝大多数人口在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2)中国的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占多数人口,革命要求强烈,是统一战线中的左派。
(3)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两面性特点,是统一战线中的中间派,是无产阶级应当努力争取的力量。
(4)中国大资产阶级(即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历来是革命的对象,但在一定历史时期和特殊条件下,一部分大资产阶级也可能参加统一战线,他们是统一战线中的右派,是无产阶级暂时的同盟者。
考点 10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的主要内容和经验
(1)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2)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3)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又一条宝贵经验。
(4)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矛盾,是促进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战斗力的重要保证。
(5)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考点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
考点 2中国共产党关于农业合作化的方针政策
(1)把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机地结合起来。
(2)坚持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并举的方针。
(3)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反对强迫命令。
(4)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逐步实现过渡。
考点 3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特点和经验
  1. 从理论上,严格区别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界限,采取不同措施。
  2. 创造了在工业中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在商业中经销代销等初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再发展到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进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实现了消灭剥削制度、剥削阶级和团结、改造、教育资本家,使其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双重目的。
考点 4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采取积极引导、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式,既避免了社会动荡和生产力的破坏,又使被改造对象逐步提高觉悟,愿意接受改造,变成社会主义劳动者。
(3)运用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说服教育等原则实现了和平过渡,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考点5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它为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创造了制度条件。
(2)它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极大地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3)它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4)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的发展。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考点1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矛盾学说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矛盾学说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基础;二是关于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这是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的主体。
考点2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毛泽东指出,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个总方针。针对人民内部矛盾在具体实践中的不同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方针、原则∶在方法上,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采取"团结一批评—团结"的公式来解决这一领域的矛盾;在经济上,采取对城乡各界人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和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方针;在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问题上,采取"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科学文化方面,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民族关系上,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等方针。
考点3初步探索的意义
尽管困难重重,在探索中仍取得了很多有益成果,这些成果,尽管有的还是不够成熟的设想,有的并未付诸实施,有的在实践中没能坚持下去,但对于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具有重要意义。
(1)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发展。
(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物质基础、理论准备。
(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考点4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在理论与实践上都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遭受过重大挫折,,造成了严重后果,留下了深刻教训。
  1. 必须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适合中国自己的路。
  2. 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生产力。
  3. 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能急于求成。
  4. 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5. 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
  6. 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
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
考点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
  1.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 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3.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考点 2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是邓小平理论主要内容的形成时期。
(2)党的十二大至党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轮廓形成时期。
(3)党的十三大到党的十四大,是邓小平理论的成熟时期。
考点 3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特点
(1)主要从价值目标的角度界定社会主义。
(2)突出强调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3)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有所不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是为少数人谋利益,社会主义就是要使全体社会成员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要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富裕"上,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则是要使这种富裕成为"共同富裕"。
(4)从多个方面综合界定社会主义。
考点4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从而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本质论一起被称为邓小平理论的两块理论基石,它解决和回答的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根据和历史方位等问题。
(3)党的基本路线。
①基本路线规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②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③"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④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4)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我们确定的基本路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路线。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
(5)"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从 1981 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 1991年到 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 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6)改革开放理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改革开放开始后的一个很长时期内,市场和计划的矛盾愈益显现出来,成为深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8)"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邓小平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9)"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这是中国共产党为解决祖国内地和台湾和平统一的问题以及在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中国主权的问题而提出的基本国策。
(10)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一个法宝。
考点 5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3)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考点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考点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1.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考点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1)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示社麻讯
(4)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5)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考点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持续发展。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考点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1)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分析国际形势、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2)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3)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考点 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考点 3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6.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考点 4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1.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2.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八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考点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
(1)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2)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3)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4)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5)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6)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7)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
(8)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
(9)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
(10)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
考点 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考点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
(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4)坚持新发展理念。
(5)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0)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13)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考点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1)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2)从中华民族复兴史的角度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3)从人类文明进步史的角度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第九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考点1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战略思想作出过系统阐释。他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本质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1.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有三个层面∶国家、民族、人民。
  2. 中国梦的现实基础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3.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4. 中国梦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考点2 奋力实现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指明了方向。
考点 3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的具体安排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 2020年到 21 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 2020年到 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 2035年到 21世纪中吐,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 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考点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2018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五年来,我们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这三个关键词不但高度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过程,同时也体现了它的三个突出特点。
考点2贯彻新发展理念
2015年10月26日至 29 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3)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4)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5)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考点 3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特征
(1)更高效益的经济水平和经济增速。
(2)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方式。
(3)更平衡的区域和城乡发展格局。
(4)更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5)更全面的对外开放。
(6)更完善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空间布局结构和协调程度。
考点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
(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中国国情,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4)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考点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特点和优势
  1.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 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 坚持民主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4. 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
考点6"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一国两制"的含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
  2. 实行"两种制度"。
  3. 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
  4. 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
考点7"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现实意义
(1)"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为我国解决港、澳、台问题找到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2)"一国两制"为解决国际争端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范例。
理论意义∶
  1. "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学说。
  2. "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3)"一国两制"构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
(4)"一国两制"构想把党的统一战线学说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考点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考点 9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原则
  1. 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
  2. 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
  3. 坚持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
  4. 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
  5. 坚持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
考点10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1)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
(2)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的重要成果。
(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
第十一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考点 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覆盖人群之全面,即"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覆盖领域之全面,即"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
(3)实现国民经济发展之全面,即推动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全面发展,以利于缓解一系列重大矛盾。
(4)我们党在新世纪之初要推动建设的三大文明协调发展之全面,即要推动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
(5)人的发展之全面,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基础上,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即更加关注并努力满足中国十几亿人口特别是普通人的多方面发展需要。
考点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1.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2. 创新驱动成效显著。
  3. 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4.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5.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6.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7. 依靠改革开放推动制度建设。
考点3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1)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3)解决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继续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势头,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考点 4全面深化改革应当坚持的原则
  1.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改革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2.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好党的领导。
  3.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4.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考点5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的原则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坚持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考点 6 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的总体目标
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考点7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
(2)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实践要求。
(3)化解思想复杂多元化造成的认同危机的需要。
考点 8 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
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第十二章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考点1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强大人民军队、怎样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时代课题,"十个明确"是其主体内容;
(1)明确强国必须强军,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
(2)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必须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力争到 2035 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3)明确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建军之本、强军之魂,必须全面贯彻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4)明确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必须聚焦能打仗、打胜仗,创新发展军事战略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全面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
(5)明确作风优良是我军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必须加强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大力弘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
(6)明确推进强军事业必须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全面提高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
(7)明确改革是强军的必由之路,必须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
(8)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统筹推进军事理论、技术、组织、管理、文化等各方面创新,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
(9)明确现代化军队必须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推动治军方式根本性转变,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10)明确军民融合发展是兴国之举、强军之策,必须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考点 2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以强烈的历史担当和坚定的决心意志,着眼实现强军目标,提出并形成了以强军目标为统领、以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政治建军、备战打仗、改革强军、依法治军、军民融合一体的强军战略布局。这一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强军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必将强有力地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考点 1和平问题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问题的原因
(1)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留下深重灾难和沉痛教训,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的追求十分强烈;
(2)和平发展成为世界的潮流,民心所向,对霸权主义和世界大战形成越来越大的遏制力量。
(3)世界经济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进程使世界各种主要力量彼此制衡,对霸权主义战争政策的牵制力量在增强,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4)核武器等毁灭世界的战争工具形成的"恐怖平衡",也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5)广大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的发展壮大,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考点 2 发展问题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原因
(1)它不仅与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进步事业,同时也与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紧密相连。
(2)发展不仅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础,也是人类文明迈向更高阶段的基础。
(3)没有全人类协调、平衡、坚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就没有持久的世界和平与稳定,已经实现的和平与稳定也难以巩固。
考点3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的难题和挑战
  1.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当代战争的主要根源。
  2.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也是世界发展的主要障碍。
考点 4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1)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考点5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一个科学完整、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思想体系,其核心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第十四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考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改革开放 40 多年的实践启示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1)建设社会主义是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2)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发展的前提基础。
(3)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发展。
(4)卓越的领导能力是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的关键。
(5)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定性意义。
考点 2 卓越的领导能力的体现
(1)崇高的使命意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典型的马克思主义使命性政党,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长远的价值追求。
(2)坚定的人民立场。共产党不忘初心,强调人民至上,高度重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人民谋幸福。
(3)严整的组织特性。组织边界严明、组织体系严密、组织原则有效、组织纪律严格,使得党能够通过自我革命统一全党思想,规范全党行为,集中全党力量,把党中央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迅速有效贯彻落实。
(4)极强的实践思维。中国共产党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思维,注重实践探索、教训反思、经验总结、思想提升、理论创新,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形成了一种较为有效的互动。
(5)出色的学习能力。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要建立学习型政党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推进。
(6)持续的回应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过程中能够从实际出发积极应对各种问题与挑战,回应民众诉求,较为有效地实现指导思想、政策与制度的更替与创新。
考点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考点4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反复强调的一个重大政治论断,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个重要理论观点。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基本原则,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推进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
  1. 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决定的。
  2. 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作用赢得的。
(3)这是由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品格铸就的。
归结起来看,中国共产党成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和国体政体所决定的,是由国家宪法所确立的,是经过中国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所检验的,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考点 5 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
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要领导14亿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
  1. 增强学习本领。(2)增强政治领导本领。
(3)增强改革创新本领。(4)增强科学发展本领。
(5)增强依法执政本领。(6)增强群众工作本领。
(7)增强狠抓落实本领。(8)增强驾驭风险本领。